15 November 2006

網誌第一貼:談學券制

會計男的網誌終於誕生,上星期我跟太太說我要準備設立一個網誌獻給我們快將一歲的兒子,內子話不要偏心,只獻給兒子一人。所以會計男公平一點,將我的網誌也獻給很辛苦地照顧我倆父子的太太。當然還有 ,天父!

第一個討論題目是跟兒子有關,無他……所謂可憐天下父母心,希望將來兒子懂得「樹欲靜而風不息, 子欲養而親不在」這句話,記得孝順父母呀!

要談學券制,必先認識學券制。學券制由經濟學家佛利民(Milton Friedman)提出,已有五十年歷史,由於當時美國的教育制度死氣沉沉(像香港現時的情況一樣),佛利民希望引入自由巿場機制以提升教育機構質素及效率,他所倡議的學券制是所有獲發學券的家長均可隨意選擇心儀的學校,即不監管教育機構的學費水平和經營模式(不論弁利或非弁利)。 結果,美國現在可以擁有世界最頂級的高等學府,學生及家長因而受惠。反之,曾特首建議將「偽」學券制引入於香港教育最自由的一個市場——幼兒教育(註:香港政府以不同程度監管小學、中學及大專院校),學卷只適用於非弁利幼稚院,學費水平亦受監管。

究竟香港的教育制度問題出在哪裡?無論教學質素、學生成績和學校師資,香港的中小學校均可獲政府配給學生,學校師資如何差勁都無需倒閉,教師薪酬與表現亦無關係。在此機制下,學校與教師是沒有誘因提升教育質素及效率,這是香港教育日走下坡的真正關鍵。加上教師要用大量時間應付教統局的五千多名官僚不斷增加新的監管和改革,教育質素焉能提升? 看,市場上的補習社正正就是市場化,於是家長和學生可以利用「腳」來投票,市場會淘汰不受家長學生歡迎的補習社,朋友可能說受家長學生歡迎的未必是好學校,但是不受家長學生歡迎難道會是好學校嗎?所以會計男建議政府不要再架設諸多限制,全面將「真」學券制引入大、中、小學及幼兒教育,香港的教育才可以百花齊放,百鳥爭鳴。

說穿了曾特首曾提出的「五天工作週」、「三個孩子論」及「學券制」都是針對人口老化和出生率偏低的問題,要優先解決的可能還有香港住居昂貴及縮水樓問題。

3 comments:

渣估 said...

賀開blog 之喜!!

馬沙 said...

祝新Blog快樂,一家永結同心!!

Anonymous said...

恭喜恭喜!期待你更多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