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November 2006

做父母要多少錢?

今天對會計男是個特別的日子,小兒一歲生日。眨眼間已一年了,會計男與太太快樂地看著孩子成長,從孩子的頸部肌肉能支持頭部,到自己能伸出雙手,到雙手能拿東西,到自己嘗試爬行,到自己坐在牀上,到別人扶持下站立,到牙牙學語,到現在的自己走路,這過程會計男會計男來說是快樂無比,用生平所學的會計、數學知識也難以量化,更絕不能以筆墨形容。 小兒是會計男與太太的結晶品,體內流動著兩人的血,生命是太奇妙了!會計男在此祝願小兒健康快樂成長,長大後當一個正義的男子漢貢獻社會,尋找自己的幸福和夢想。會計男也對太太致意萬二分的感激,這段時間太太犧牲實在很多。太太,我愛你。

前天看到頭條日報黃麗君的「做好父母要有400萬?」文章後,文章結論是否定的,但文章並沒有計量做父母究竟要多少錢。會計男職業病病發,嘗試計算從懷孕至供養孩子到二十一歲大學畢業大約花費多少錢。以下假設兩夫婦同時工作,中等入息,聘用一外庸至孩子十一歲(假設孩子中學一年級可以自立):

(一)從孕婦看產科開始計算,需要到產科診所檢查大概八次,每次約1,000元,共8,000元

(二)私家醫生及醫院費用約30,000元(以自然分娩計算)

(三)幼兒教育每年約15,000元共三年(已扣減學券資助),共45,000元

(四)直資中、小學教育十二年每年約55,000元,共660,000元

(五)零至十八歲每年基本生活費開支約30,000元(基本生活費不包含課外活動、旅行等費用,十九至二十一歲生活費包含於第(六)項),共540,000元

(六)留學英倫大學三年學費連生活費每年約217,500元(或15,000英磅),共652,500元

(七)還有聘用外庸十一年每年約60,000元(註:外庸費用為機會成本,假設不生兒育女將不會發生此費用,或太太不上班而選擇照顧孩子的機會成本),共660,000元

(八)供養子女免稅額為40,000港元,以19%稅率(累進稅率最高階為19%)計算可節省稅金二十一年每年7,600元(註:節省稅金為機會收入),共節省159,600元

以上總數為2,435,900元,平均每年約115,995元。

如果閣下覺得以上套餐太昂貴,大家可以選擇到公立醫院生孩子,費用約1,000元,使用政府九年免費教育,及後入讀津貼高中三年每年學費加書簿費約10,000元,留港讀大學四年每年學費連生活費約90,000元,總數約147萬元,平均每年約7萬元。原來生兒育女平平地需要一百多萬元,肯消費的要二百多萬元,「Education is expensive」真的沒錯。

7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摘自16 Aug 2006 的龍貓狂想曲

http://wenwong.mysinablog.com/index.php

最近在電視上看到一個銀行廣告,說養大一個小朋友要四百萬,真的花那麼多錢!?
哈哈.....龍貓真的好有興趣想知道這個數目是怎樣計出來,四百萬已經是一層樓的價錢!!

不過,最近聽有小朋友的同事說,真的要花那麼多錢,單是幼稚園的學費每個月都要三千元!!三千元x12個月即是3萬6千元!?嘩........我記得早三、四年前幫三少爺交大學的學費才3萬8千元,如果日後要入讀名牌直資小學及中學,學費更高達4萬多元一年,讀足12年,如學費不加也要60萬左右。跟著再算一算大學的學費,如以現時4萬2千元計算x4年,都要16萬8千!再按按計數機11萬幼稚園學費,中小學費60萬,再加17萬,也要88萬!!

難怪那位同事說她現在有兩個負資產,如果學費不加價的話,兩個小孩子就得要準備二百多萬來交學費,這還未計生活費、零用、書薄費、學校雜費及課外活動的學習費用!!可是現在的學際那麼混亂,同事還是想送那對子女去外國讀大學,他竟問龍貓在美國讀醫科要用幾多錢。

那時龍貓交3萬4千美元一年,但最近知道母校加了學費要4萬6千,還未計萬多元一年的宿舍費,哈.......原來那時單是學費就付了106萬,難怪王師奶說她已送了一層樓給龍貓啦!

有時真的很興幸自己是生長在小康家庭,因為龍貓從未看過父母為三姐弟的學費而嘆氣,但亦知道他們從前努力過不少,才有現時的生活。記得剛上中學時,老爸的工廠還在香港,暑假就去充當包裝工人,看看父母是如何工作,那時他們忙到連午飯也忘記吃呢!後來他把工廠北移,生意就愈來愈大,有時三數個月也未見他的身影,但是龍貓姐弟三人的家長日,他例必出現,可見他是十分關心兒女的學業。

現在老爸年紀大了,有時真是不忍他還中港兩地跑,可是那家工廠是老爸的心血,所以還是隨他自己喜好做自己的事。現在他每星期四和五都會返大陸看看自己的工業,星期六下午就就返香港,但看到他這樣粗勞,還是有點難過!畢竟,龍貓姐弟三人都已經出身,不用他那麼粗勞,可是他還是不肯!

Anonymous said...

四百萬養兒成材離譜?

由萬人景仰的奧運金牌得主,變成為女兒營役牽掛的平凡母親,「風之后」李麗珊最近在電視廣告中說:「養育一名子女要花四百萬!」此語一出即成城中熱話,準父母都質疑,要響應特首「生三個」,那豈非要儲一千二百萬?本報找來這句話的「始作俑者」中大經濟學系副教授關焯照解畫,他坦言,一名由幼稚園到大學都揀貴族學校的子女的教育經費,絕對要這個數字,而有中產父母計算,要養育一名子女成材,實際也要二百萬!向來以矯健身軀乘風破浪的珊珊,近日在廣告中形象一百八十度轉變,推嬰兒車、到街市買、拖囡囡的小手學步,一副賢妻良母模樣。廣告中,珊珊還像一般母親般精打細算,數算要養育囡囡到大學畢業的費用,「報紙話養大一個細路原來要四百萬元!」
據負責此廣告的李奧貝納廣告公司營業管理總監梁芷茵說,廣告中的對白都是珊珊自己的心聲,那句引起廣大迴響的「四百萬」言論,也確實是珊珊自己看報章知道的,他們也想不到會成為城中話題,網上討論區、報章專欄都熱烈討論。

需要月入七八萬

「搵珊珊拍這個廣告,是好順理成章,因為覺得她能代表香港人,好貼近社會,我們盡量拍攝她平凡一面,就更能引起共鳴。」梁說。

但究竟要子女成材,是否真的要四百萬呢?原來計出這個「天價」的,是中大經濟系副教授關焯照。關教授坦言,去年計算這筆費用,前提是假設父母有穩定經濟能力,每個階段都為子女揀選名校,並負笈海外的教育經費,「當然這並非多數香港細路仔的正常教育經費,四百萬是上限,但我相信不少月入七八萬的中產家庭或中上層父母,若只有獨生子女,都願意投放這筆資源去培養子女,並非誇張失實。」


由細到大讀名牌學府

他分析,若父母替子女揀選名牌全日制幼稚園,學費每月一萬元,三年就是三十三萬;升上中小學,若選擇讀國際學校,以耀中為例,由第一班讀到第十三班,學費便要逾一百五十六萬;畢業後,再供養子女讀美國名牌大學,如史丹福、耶魯等著名學府,每年學費約五萬美元,連生活費就六萬五千美元,四年大學就是港幣二百多萬。由幼稚園到大學,單計學費便要三百九十一萬,若再加上子女上興趣班的費用,二十年四百萬元的教育費,絕非天方夜譚。


關直言,身邊不少從外國留學回來的朋友及同事,都不認同本港填鴨式教育制度,寧願花多一點讓子女讀國際學校,然後到外國升學。以他為例,兒子將升小一,他就選擇讓兒子入讀每月學費六千元的國際學校,日後打算讓他往外國留學,而兒子亦有學習普通話、畫畫和算術等,粗略估計教學經費就要二三百萬元。


張宇人過千萬育三子女

為證實關焯照所言非虛,本報找來立法會議員張宇人做範例。張宇人共有一子二女,他豪氣的說:「我計過供他們三個讀書一定過千萬。」以張的大女兒為例,她在三兄妹中最愛讀書,中六後赴美國波士頓修讀國際關係,後進修營養學碩士課程,碩士畢業後去年底嫁為人妻,但婚後堅持唸書,在紐約供讀醫科,屈指一算,她的學費可真是沒完沒了。張說:「不是付得起錢就讀得成的,最重要是她肯讀。」從大女兒小一到碩士畢業,教育費加上生活費總共花了逾五百萬,已超過關焯照的四百萬上限,實非人人負擔得起。


立法會議員豪供子女成材,但浸大一位教授就打算以經濟為原則,在本地栽培子女。他說:「我想他們留在本地發展,為他們尋根,跟香港建立感情。」他說太太全職湊仔,雖不用請菲傭,但太太要放棄月入三萬的工作,代價亦大,但他認為這種教法夠親切。


知慳教授料需170萬

他又安排子女到社區中心參加活動,每月才一百元,他說不是貪平,而是想子女透過活動跟社區建立關係。現時他有一子一女,分別是九歲和七歲,據他提供的生活及學費估計,要供子女至大學畢業,每名孩子需費用一百七十多萬港元,等於張宇人的三分一。

致力培養兒子天擇外語的全職母親陳太,仔仔剛獲通過國際英語測試,才四歲已相等於小六英語水平,陳太每月花約一千六百元聘請外籍老師為他補習英文,有感兒子富語言天分,還讓他學法語和普通話。但陳太不想兒子到海外升學,故將額外找人替兒子補英語到中學畢業為止,其他就一切從儉。她只打算讓孩子讀官立中學及在本地升大學,預計直至天擇大學畢業,花費約二百零八萬多,比浸大教授多花三十萬元,但就較張宇人省一半有多。

關焯照強調,「貴有貴讀,平有平讀」,貴不一定代表好,亦不一定有最好的回報,只是現今中產或以上家庭,都希望選擇自己認為有質素保證的學校給子女。他說,若在本港接受教育的小孩,由小至大的教學加其他生活雜費,估計只約四十萬。

若以現時一般幼稚園每月學費一千二百元計,三年要三萬九千多元,升讀津貼或官立中學,中四至中七學費要三萬五千多元,再加上未來四年制大學的學費十六萬八千,學費總共只要二十四萬三千多元。

想「豪養」還是「平養」,家長仍是有得「揀」!

Anonymous said...

會計男,乜你次次出完野都周圍通知人gae?

playingmoon said...

$55,000一年的直資是St. Paul、拔萃的價位,想平啲可以考慮保良局集團。另外,不要忘記好多學校(尤其是直資)要學生一體一藝,好多開資都由此起。除非個小朋友天份高,幫學校嬴啲奬,攞奬學金幫補吓。下列是一體一藝的支出,假設個小朋友以留在校隊為目標:
體(Table Tennis),有些小名氣的教練$350/hr,每星期打七小時(假設weekday打三小時,星期六、日打兩小時),$350x7x12x12=$352,800
藝(Piano),平均$1,500/month(因為價錢會隨級數上升),$1,500x12x12=$216,000
上面還未計器材的開支。

Anonymous said...

你所寫的第六項似乎不大可能:

(六)留學英倫大學三年學費連生活費每年約217,500元(或15,000英磅),共652,500元

我以前就讀的英國大學("見得人"的),今年要 10000 pounds tuition。但我是文科生,念理科要 15000 磅,醫科/臨床科目更要 20000 磅。(當然,這是"外國學生"收費,但就算你有英國護照,有明文規定,如果你要享受"本地生"收費,大學之前的 3 年該名學生是英國本地中學學生。這又會影響第五項的 total)住宿現在一個月租學校宿舍,一間有獨立浴室的房間要 500 磅。其他食用,雜費,每個月假設要 300 磅 (非"奢侈"洗費,因為英國食物都很昂貴!)。

還有,孩子每年平均 2 次的來回機票,坐國泰到倫敦,peak 開學時期每張大概要 HKD10000。所以,the total should come to:

學費 (假設是文科生),食宿,雜費:
(10000 + (500*10) + (300*10))*3
= 54000 磅 = HKD 783,000

+ 機票
= 783,000 + (10000*2*3)
= 843,000 (HKD)

Anonymous said...

說不定將來兒子會發達,養番你呢!

會計男 said...

Playingmoon和兩位無名氏:

謝謝留言,文章假設只供參考,給大家一個預算。

提供課外活動、興趣班或物質上的滿足是金錢可以做到,培養孩子的德行、品格或家長抽空與孩子溝通可能對他們才是最重要的。

會計男字